这里是两周年的《Frida》
最近和阿包一起qia饭喝酒时,不管是透过椰子鸡火锅缥缈的雾气,还是透过微信的视讯窗口,她明明已经举起了酒杯,却总能透过这所有的障碍,用眼神锁定我,
“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写Frida的文章。”
其实我早就不记得什么时候答应要写下这篇文章,可能是在我们谈及是怎么来到中心,谈及彼此之间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时,总是一起唏嘘感慨那场奇异的活动。
两年前的3月19日,我在中心组织过一场电影《Frida》的观影活动,我跟阿包的初识,也是在这里。听说彼时她是个死宅少女,被好朋友生拉硬拽到中心,心里想好就算去了,也不想要认识谁,或是和谁说话。
结果那天的电影之后,场面完全变成她和另一位声称 “没什么话要说” 青年男子的现场Battle。
《Frida》这部电影,讲述的是墨西哥现代传奇女画家Frida Kahlo绚丽的一生。当时的那场活动,我们的讨论一开始聚焦在电影和Frida本人的炽烈,随后就其中一个大约3分钟呈现出Frida和法国女歌唱家露水情缘的片段开始了关于双性恋的讨论,最后话题走向探索欲望本身,终结在那段关于无性恋的Battle。
我后来有仔细考虑,那场活动之所以让我们念念不忘,一方面是因为在那之后,在这里出现过的人,都纷纷以此为开端,以一种相对紧密的姿态,出现在彼此的生命里。
比如阿包走出了宿舍,因为仰慕段老板的才(yan)华(zhi),成了媒体部门的实习生,和Battle少年阿泽成了好姐妹。
比如小林成了我某一任实习生的女朋友,最终在 “北京单身同志中心”的魔咒下,双双恢复单身。
比如 “没什么话要说” 青年男子阿泽,以极其防备的姿势来到中心,渐渐褪去外壳,成了一个以台湾腔和浮夸外表伪装成90后,但实则非常有内涵的油腻男子,日常霸占段老板家的沙发。
最后被我抓着写活动反馈的萌系少女潘达,后来和我们相聚在南锣鼓巷一个充满了霉菌的古着仓库,以一顿云南酸萝卜猪肘火锅做了结尾。
当年和我一起站街组织活动的伯克利少年Harry,与在场一位少年经历了人生第一次以逛公园为主题的约会,当然这场约会的结果是没有结果。他也终于在一年半之后的双性恋自豪日,在我的朋友圈留言 “我已经是个Gay了,抱歉不能陪你站街了”,从此我失去了一个男双性恋的盟友。
以及,在场的2位女性与我本人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,分别成了我的前任和现任。(这将是本场里面最简短的一段人物关系介绍)。
据不完全统计,那场活动超过60%的参与者,都互相成为了朋友。这突然让我想起了《The L World》里面Alice的六度空间理论: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,也就是说,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。而在这里,你只需要一场活动,可能就会认识6个陌生人。
说完了八卦,再来说点别的。
潘达写的那篇活动总结,我到现在还印象深刻,因为她有一句话,也让我有深刻的共鸣。
她写道
“你觉不觉得,同志中心让人很自然就有分享的心情?” “是啊。”
我想对于当时在场的很多人来说,无论是当幕布变暗,白炽灯亮起,大家围坐一圈侃侃而谈的时候,还是在后来无数个氤氲着蒸汽的火锅饭局里,那场电影的颜色也许已经模糊了,可是因着这部电影而起的无数细密的情绪和情感,渐渐的透过空气,渗透到每个人的身体里。
这是念念不忘背后,除了八卦之外的另一方面。
有一天晚上,故事里的人一起喝完酒,又突然翻出2年前的微信群,觉得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妙了,我们举着酒杯互相争执,相识的时间到底是2016年底,还是2017年初,有人锲而不舍地拿着手机找到当年那篇推送,时间恰是2017年3月19日,与今天,刚好隔着整整两年。
我们唏嘘于这两年在我们身上发生过的故事,也对下一个两年跃跃欲试,期待着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故事,所以,我们决定再做一次活动,给新的故事另起一行的机会,而这次,写故事的人会变成所有人~
所以,本周六19:00-21:00,故事里的人,在这里等你,一起来看《Frida》,聊聊与LGBT有关的任何话题。
电影介绍
片名:弗里达 Frida (2002)
类型: 剧情 / 爱情 / 传记
制片国家/地区: 美国 / 墨西哥 / 加拿大
语言: 英语 / 法语 / 俄语 / 西班牙语
上映日期: 2002-08-29(威尼斯电影节) / 2002-11-20(墨西哥) / 2002-11-22(美国)
片长: 123分钟
编辑:金鳞
【文章精选】